南極大陸(1)



南極大陸(2)

南極大陸~~世界公園


 


 


 



 


 


 















簡介


南極大陸有地球上最具大自然風貌的陸地,是知識的寶庫,對全球的天候型態,扮演著巨大的樞紐角色,現今整個南極地區已被劃分為「世界公園」。南極與北極地區正好相反,北極是陸地圍繞海洋-北冰洋;南極則為海洋圍繞著陸地-南極大陸。北極地區是一個大海盆,上面是一片平均厚度約為3公尺的大浮冰,四周被數個國家的陸地包圍,南極大陸則由寬、深及充滿浮冰和冰山的南冰洋與其他陸地隔離。兩者都處在地球的南北極地,分別在地球自轉的南北軸心之極點上。





政治


自本世紀初起,各國紛紛於南極大陸劃分勢力範圍並宣怖主權。1908年,英國及阿根廷先後宣告其對南極半島的主權,開啟了人類在南極大陸的主權爭端。1923年,英國又劃定了羅斯屬地(Ross Dependency),並宣告其主權即將轉移給紐西蘭。次年,法國重宣對其早期發現之阿德里領地的主權。1933年,英國又替澳洲劃定澳洲南極屬地(Australian Antarctic Territory),並宣告其主權。19391月,挪威亦重宣其對毛德女皇領地的主權,而德國與蘇聯均予反對。1940年,智利也宣告其對南極半島的主權。「195758國際地球物理年」促成了南極條約之簽署,人類首度可由國際間,共同和平使用一個地區,後來幾經折衝才將南極地區劃為「世界公園」。















有關南極條約Antarctic Treaty


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開始之冷戰時代,美國先於1946年,直接將南極大陸當作軍事演習之訓練場所,進行了其「跳高行動」。1948年,美曾試圖將南極地區變成與已宣示主權之七個國家聯合共管,但由於南非、比利時與當時之蘇聯的強烈反對而作罷。後在195657年的冷凍行動中,它的政策是於各國所宣稱擁有主權之重疊處的「南極點」及南極大陸四周,設立了數個研究基地,而當時的蘇聯也互別苗頭地在「地磁南極點」與南極大陸四周設立其基地。雖然至此還未有任何軍事基地及武器部署,但在缺乏國際共同認可的法律之下,各國在南極地區的關係,逐漸緊繃。「195758國際地球物理年」活動,不但促成其中阿根廷、澳洲、比利時、智利、法國、日本、紐西蘭、挪威、南非、英國、美國當時十二個參與國家之南極科學研究的國際合作,他們更在美國總統愛森豪之邀請下,於1959121日在華盛頓達成了「南極地區的和平使用及建立國際秩序」之共識,並完成了「南極條約」的制定與簽署,續於1961623日,先後由前述各國政府,完成批准與生效。南極條約涵蓋整個南極地區,這是人類第一次由國際間,共同和平使用及管理一片陸地與海洋,亦是聯合國成立以來,首度以另起爐灶的國際政治系統來管轄一個地區。





南極條約內容


各簽約國政府承認為了全體人類之利益,南極大陸應該繼續永久地被專屬使用於「和平用途」,不得成為國際爭端的場所與標的。重點如下:


1.過去所有的主權宣告全予凍結,也不得有新的宣告。


2.禁止在南極地區有任何軍事活動,但軍事人員則允許參與協助科學研究計劃及研究基地之運作。


3.南極地區是非核地區,禁止任何核子試爆及核廢料之丟棄。


4.可進行自由在南極地區之科學研究,科學計劃、人員及資訊等應定期交換。


5.所有的研究基地及設備須開放,並接受本條約所聘任的人員檢查。





南極條約系統


這個別名為「南極俱樂部(Antarctic Club)」的條約,現在有大約佔世界總人數90%42個國家成為其簽約國。其中由前述之12個「原簽約國」及在南極地區「設有研究基地並進行積極的科學研究活動」的簽約國組成「南極條約顧問國(ATCP)」,他們在「南極條約顧問會議」中均擁有投票權。現今共有27個南極條約顧問國,其15個非原簽約國如下:(括號內分別是其簽約與晉入顧問國之年月)波蘭(6/1961,7/1977)、荷蘭(3/1967,11/1990)、巴西(5/1975,9/1983)、德國(原西德)(2/1979,3/1981)、烏拉圭(1/1980,10/1985)、義大利(3/1981,10/1987)、祕魯(4/198110/1989)、西班牙(3/1982,9/1988)、中國(6/1983,10/1985)、印度(8/1983,9/1983)、瑞典(4/1984,9/1988)、芬蘭(5/1984,10/1989)、南韓(11/1986,10/1989)、厄瓜多(9/1987,11/1990)、羅馬尼亞(9/1971,5/1998),其中荷蘭是唯一且第一個為從事積極的科學研究,但無設立研究基地的國家。另有15個「非顧問國(NCP)」,他們在前述會議中,只是觀察員而無投票權:(括號內為其簽約年月)捷克(6/1962)、史洛瓦克(slovak)(6/1962)、丹麥(5/1965)、保加利亞(9/1978)、巴不亞新幾內亞(3/1981)、匈亞利(1/1984)、古巴(8/1984)、希臘(1/1987)、北韓(1/1987)、奧地利(8/1987)、加拿大(5/1988)、哥倫比亞(1/1989)、瑞士(11/1990)、瓜地馬拉(7/1991)、烏克蘭(10/1992),自1996年起設有研究站,並積極地作科學研究,惟未申請加入為顧問國。





南極條約顧問會議ATCM


是南極條約的最高會議,原每二年召開一次,後改為年會而通常在45月間舉行,除各顧問國出席之外,還有相關環保團體之民間組織代表列席。1997年的會址在紐西蘭的基督城,1998年之第二十三屆則在挪威的特龍(TRomso)。人類在南極地區之活動的管制、資訊之交換、歷史古蹟的保存、動植物及環境的保護、特別保護地區之設立、廢棄物的處理程序、污染的管制、旅遊活動的衝擊及世界環境變遷(Global Change)等常為其議題。











面積   


南極大陸面積1,3661,000平方公里,約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0%。約為澳洲的1.8倍、美國的1.5倍或台灣的380倍,為世界第五大陸塊。南極大陸像大黃貂魚而大致呈圓型狀,其直徑約為4,500公里。它亦是最為偏遠的大陸,離最近的南美洲約有1,000公里,而與紐西蘭、澳洲之塔斯馬尼亞島及南非洲分別約有2,5002,7203,800公里之距離。南極大陸之平均海拔為2,300公尺,是最高的大陸,與北美洲的720公尺及澳洲的340公尺高出很多,南極縱貫山脈有多座超過4,000公尺高的山峰。





氣候


南極大陸是地球上最冷的陸地,夏日平均溫度在0℃左右到-25℃之間,冬日則為-10℃到-59℃之間。位於南極高原(Polar Plateau)的俄羅斯之東方科學研究基地,更有-9l℃之最低溫記錄。在此低溫之下,錫和一般鋼鐵掉落到地上,會分別碎成小顆粒或像玻璃一樣碎裂,而燃燒的蠟燭火焰四周,也一直會被結凍的臘牆圍繞。由於水銀在-39℃即結凍,因此在南極大陸通常使用酒精溫度計。南極大陸也是地球上風最大的陸地,冬天時,陣風時速可達160公里,甚至曾有320公里的紀錄。它亦是最乾燥的陸地,大陸南極與南極半島分別只有相當於50500公厘之雨水的平均降雪量。南極大陸是地球上積冰及淡水最多的陸地,其冰帽之平均厚度約在2,700公尺,有地球上90%的冰及70%的淡水儲量。





形成


南極大陸原為一稱作剛瓦納大陸塊的一部份,它是個多岩石的陸地,其最古老的岩層,可達約30億年以上。有數個知名的無冰地區極富科學研究價值。


1912年,德國的氣象學家華格那(Alfred L.Wegener)即提出一「大陸板塊漂流理論」。他認為原本在地球南面,有一稱作「剛瓦納(Gondwana)」之超級大陸塊(Supercontinent),它包括今日之南極大陸、澳洲、紐西蘭、非洲、南美洲及印度。當今的地質學家認為,大約在1800萬年以前,剛瓦納大陸塊開始慢慢分裂漂離,而形成今日以上之各大陸、亞南極陸塊及島嶼等,南極大陸約在4,500萬年前漂流到南極點附近成型,且環繞四周強烈的南冰洋洋流,將其與較暖的北方海洋分隔,而開始極劇冰凍成所謂的「冰川凍土」之地。紐西蘭和澳洲約在9,600萬年前,最後才從剛瓦納分裂出來,今天各陸地,仍然以每年16公分的速度再繼續漂離。


科學家們曾分別於陸地發現同樣之岩石、礦物、動植物化石,甚至海底陸地的地磁型態。於南極大陸之恩德比領地Enderby Land)之海岸一帶,與印度半島東岸及斯里蘭卡一帶有極為相同之結晶岩。紐西蘭、澳洲之塔斯馬尼亞及南美洲的阿根廷發現同樣的櫸樹林。而在今日南極大陸上之南極縱貫山脈,可發現與澳洲、紐西蘭、印度、南美及南非有相同的動植物化石。另外,在以上不同陸地上,當冰河退卻後,可發現來自35,000萬年前之冰河時期所遺留下來之相同的沉澱物。





地質


因為只有總面積約0.4%左右的南極大陸地表是暴露在外,而未被冰帽覆蓋,所以直接的地質研究較為困難。只有透過近代的遙控探測技術,用無線回應感測,可以揭開深厚的冰帽之下的南極大陸地質的真相。由於南極大陸的冷與乾,使得其岩石的風化過程極為緩慢,在那裡的土壤極為有限,且其年代極為久遠。除非在濱海地區的動物棲息處含有鳥糞土,否則通常都含有較高的鹽份,由於缺乏有機物,因此大都極為貧瘠,在地質學上是屬於「原始的」土壤。海岸地帶較「溫暖」,地下l公尺處可能達4℃且較濕又多動物活動,所以有較多含有腐植質的土壤。在南極大陸上,有些土壤是在地表之下永遠結凍的,名為「永凍土(Permafrost)」











礦藏


由於南極大陸的礦脈被深埋在冰帽之下,只有少數的蘊藏被發現,初步估計有500億桶石油,還有煤、銅、鐵、鈾、鈽及儲藏其他貴金屬。在南極半島北端之詹姆士羅斯島(James Ross),有石油氣蘊藏,東南極大陸的查爾斯王子山脈(Princess Charles),有初級之鐵礦,而南極縱貫山脈可能有世界最大量的初級煤礦蘊藏,在杜福克山群(Dufek Massif),發現鈽及鎘。





火山


在剛瓦那大陸塊開始分裂漂離時,亦伴隨火山活動,使過去的南極大陸曾有多達約70個火山。今日火山主要在西南極地區,位於島嶼上有緊鄰南極半島西側之南雪特蘭(South Shetland)群島中的布拉本特(Brabant)島、布里吉門(Bridgeman)島及夢幻島(Deception)均為火山島,尤其夢幻島曾在19671970年間爆發。拜爾領地海岸之塞婆島(Siple)上有高3,110公尺的塞婆火山。另為羅斯島上海拔3,794公尺的愛樂伯斯(Erebus)火山,這火山口有世界上少有的「岩漿湖(Lava Lake)」,直徑約為800公尺,深度約為270公尺,是南極大陸有名的陸標,也是全球最南的火山。旁邊的太樂(Terror)火山高3,262公尺,為一死火山。


位在南極大陸上,有l個位於維多利亞領地之南極縱貫山脈上,高2,733公尺的墨爾本火山(Melbourne),山頂有蒸氣口。另在東南極大陸有l個奇特的小火山-高斯伯格嶺(Gaussberg),直徑l公里、高約400公尺,且岩漿有高濃度含量的鉀元素。





南極縱貫山脈Transantarctic Mountains


南極縱貫山脈橫亙整個南極半島,而向西延續到大陸,南極位於羅斯(Ross)海域西側之維多利亞領地(Victoria Land),長度約有3,500公里。約在4,500萬年前突出地表造山而成,有多座海拔4,000公尺的山峰。其中最高峰的文生山突出冰帽為4,897公尺,與其鄰近之另4座超過4,500公尺之山峰-4,852公尺的泰立(Tyree)山、4,667公尺的錫恩(Shinn)山、4,587公尺的佳得那(Gardner)山與4,520公尺的艾柏利(Epperly)山一起被稱為「文生山群(Vinson Massif)」。


南極縱貫山脈的淺色岩石為砂岩,深色約為粗玄武岩,在砂岩中含有磁性碎片,提供了有關剛瓦那大陸塊在數億年前之位置的信息。粗玄武岩岩層係由5到6億年,未改變的沉積物所組成,並含有在其他陸地也可發現的動植物化石。





南極半島


南極半島原為南美洲的延伸,與南美洲之安地斯山脈(Andes)有極近似的地質狀況,含有火山弧侵蝕的遺跡而多沉積岩。它的西海岸地區天候較不嚴酷,故有較多土壤,且其年代較年輕。又因有較多野生動物之活動,所以它含有豐富的腐植質。





東南極大陸


南極縱貫山脈將南極大陸分隔成兩部份:東南極大陸(East Antarctica)或稱大南極大陸(Greater Antarctica),和西南極大陸(West Antarctica)或稱小南極大陸(Lesser Antarctica)。東南極大陸之岩石屬古地質代之結晶岩,其較堅硬而無化石,年齡至少有30億年,而已知在恩得比領地一帶有南極大陸最古老的岩石-39.3億年,他們與澳洲西部已知地球最古老之43億年的岩石接近。東南極大陸之岩層的平均高度接近海平面。





西南極大陸


南極縱貫山脈將南極大陸分隔成兩部份:西南極大陸(West Antarctica)或稱小南極大陸(Lesser Antarctica) 和東南極大陸(East Antarctica),西南極大陸之岩石則較年輕,約為7億年。它係由次冰河盆地及山巒島嶼群組成的淺海地區,而由威斗(Weddell)、白令豪山(Bellingshausen)及羅斯等海盆所分隔,該地區有極複雜之沉積和火山活動歷史。西南極大陸之岩層的平均海拔為海平面以下約440公尺。





無冰地區(Deglaciated Valleys/Oases


南極大陸有20多個無冰地區,其中有4處知名者,在東南極大陸之海岸地區:乾峽谷(Dry Valleys)、邦格嶺(Bunger Hills)、拉士門嶺(Larsemann Hills)及維斯特福爾得嶺(Vestfold Hills)。


最大的乾峽谷位於羅斯海域的麥可墨得(Mc Murdo)峽灣西岸附近,其面積約在2,860平方公里。由於南極縱貫山脈的高聳突起,其每年挺高的速度比冰河橫過的速度還快,而阻絕了積冰從極地高原流向乾峽谷。該地區每年極為有限的降雪量,再加上來自極地高原之極乾而冷的強風,時速經常可達100公里,且溼度常只在10%以下,使得它更為乾燥,而成為長久以來一直沒有冰雪覆蓋的地方。乾峽谷之斜坡充滿了砂岩、粗粒玄武岩(Dolerite)及偶而可見的火山岩等,被長期風化及蝕刻的特殊岩石外貌,並只有少量且乾燥的土壤。該地區曾被美國的太空總署(NASA),作為登陸火星前,最佳的模擬研究場所。





南極世界公園


一位紐西蘭十多歲的青年羅斯(Aaron Russ),在他南極船的行船日誌上,有一段讓人引起共鳴的感言:南極大陸是一個在各方面潛藏巨力的陸地,一旦受了它的影響,您將無法抗拒,您將被它的美及宏偉所吸引。正如早期的探險家夏爾科、史考特、雪可頓、阿蒙生及墨生等一樣,他們被吸引著一次又一次地,前去體驗那些仍未被人們貼切地描述的事務。南極大陸亦是個「知識的寶庫」,它是一個「科學的陸地」。南極大陸在全球熱能之交換上,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,它是影響全球洋流、天候型態以及包括我們所期望之「風調雨順」..,等生態環境之巨大的樞紐,因此,它更是一個「破壞不得的陸地」。


南極大陸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塊「荒地」,環繞其四周的海洋充滿著冰、風、雪、冷。人類如無外界支援,根本無法立足,除了科學研究基地裡定期替換的工作人員外,相對於北極地區,有超過100萬人口的原住民及現代聚落,南極地區則沒有任何住民與聚落。


    南極大陸是地球上極富有「自然之美(Nature Beauty)」的地方,它有壯闊橫亙的山脈、冰棚、巧奪天工的冰山與豐富的野生動物世界,2/3的海豹、約100萬條鯨魚、數百萬各種海鳥,以及約8,000萬隻各種企鵝,南極企鵝更是人們印象中的南極標記,是地球上「最後一個未受破壞的陸地」(The last unsullied continent)。


    南極大陸雖有嚴酷的自然環境,但卻是地球上僅存「最由大自然力量主宰的陸地」,是具有「海洋精神」人們的眼中「最後一個具有大自然原始風貌與潛藏巨力的陸地」。500年前人們就開始使用極簡陋的設備,展開一連串的尋找探險活動。


    南極大陸是一個「和平的陸地」,因南極大陸是唯一沒有警察、法官與監獄的陸地, 1991年,整個南極地區已被劃為「世界公園」。
















首頁中美洲南美洲加勒比海出國情報簽證資料機票查詢 旅遊百科旅遊諮詢 關於我們


 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ul2u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